Home关于我们帮助中心在线咨询友情连接联系方式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热点专题
综合快讯
政策法规
税收专题
中央税收法规
中央财经法规
地方法规
审计评估
同瑞简介
同瑞风采
点子交流
点子专题
点子交流
精彩答疑
培训频道
培训专题
最新课程
网上书店
考试中心
名师授课
会员中心
会员专题
最新优惠
会员手册
会员公告
办事指南
瑞丰视觉
瑞丰专题
周年特刊
员工心声
企业文化
瑞丰动态
 
 
 
 
> 新闻中心 > 综合快讯 > 文章内容
 
财政收入连续11个月处于过热 适度减税契机已闪现
核心提示:
来源:上海证券报 日期:2008-5-7

  国家税收增速长期高于居民收入增速。而从2007年5月至2008年3月期间,财政收入连续11个月亮起“红灯”,显示处于过热状态。

  有关专家表示,在此情况下,今年或是继续推进减税的良好机会,可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刺激消费,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6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494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速度明显低于上年同期;而与此同时,一季度国家税收收入增幅居近年同期最高,从2007年5月至2008年3月财政收入已经连续11个月亮起“红灯”,显示处于过热状态。

  对此,有专家表示,今年或是继续推进减税政策的良好机会,以期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刺激消费,以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

  税收增速长期高于居民收入增速

  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04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了204.7%,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却只增长了82.6%,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只增长了40.5%,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使其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

  2003年到2007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速分别为20.4%、25.7%、20%、21.9%、31.4%,而同期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速却只有19.2%、15.4%、18%、14.6%、6.8%.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要远低于发达国家相应的比例是由我国以往‘先发展生产后提高生活’的国情决定的。”北京社科院副院长梅松对记者表示,提高居民收入不意味着要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关键是要做大国民收入这块蛋糕,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这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长期目标。

  财政政策运用有大空间

  梅松认为,减税可能直接引起国家财政收入骤减,不是提高居民收入的惟一办法,短期内也不可能实现,因为今年印花税刚刚调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也已经调整过一次,企业所得税已经内外资合一。

  他表示,提高居民收入要靠在多次分配收入体系中调整比例实现,其次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间接上也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当然最根本的还在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不在于减税,而是依赖于国家财政收入的支持。

  然而,中国社科院财政研究室副主任杨志勇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今年或许将是我国进一步减税的良好契机,这是由于今年出口面临很严峻形势,目前从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稳定物价,却无法在拉动内需刺激经济上大有作用,相应的责任落在了财政政策上。

  “可以预期,稳健的财政政策将是适度放松的财政政策,改善民生、促进城乡和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分配等方面都会要求财政扩大支出或减少对应的财政收入。”杨志勇说。

  适度减税不会减少财政收入

  实际上,中国的减税进程从1998年已经开始,并在2004年逐渐实现。生产领域的增值税转型是一项减税改革,这项改革自2004年率先在东北试点;2007年3月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一,这项新企业所得税法中对工资的补偿、折旧补偿,还有25%的税率都是减税改革;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减税,今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原来的1600元提高到了2000元。

  杨志勇表示,减税的进程还要继续,特别要推进生产领域的增值税转型,继续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他指出,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完善社会各项保障制度并不一定靠国家税收收入,而且适度减税不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从我国今年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可以看出,国家财政收入未受影响,保持了高增长态势,因为减税有利于增加投资和消费,有利于繁荣经济,最终反而有利于税收的增加。

  中央党校教授王东京也指出,担心减税引发投资反弹经济过热没有必要,就投资而言,减税虽会增加民间投资,但同时必抑制政府投资,有增有减,总投资不一定会过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