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1%,再创3年来新高。
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0%。其中,采掘工业上涨27.2%,原料工业上涨10.4%,加工工业上涨6.0%。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9%,衣着类上涨2.3%,一般日用品类上涨3.7%,耐用消费品类下降0.5%。
面对新的PPI数据,市场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显示出通胀压力还是比较大,市场担忧情绪加重。另外,下周一将公布重要经济数据,市场又预期CPI指数很可能再度突破8%的水平甚至超过8.5%,担心进一步宏观调控政策可能会出台,特别是银行备付金提高的预期以及银行限售股的集中解禁。因此,银行股已成为市场中主要的杀跌力量。
但实际上,当前的PPI上涨对股市而言并不是坏事,其背后的含义是中性的。从分项数据看,PPI中涨幅较高的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原材料领域,这说明PPI是对原材料价格等因素传导至下游产品价格的反映,PPI属于被动的一方,其所反映的数字较为滞后,不能因此就得出宏观调控措施需要继续加强的结论。相反,PPI仍能够真实反映出价格的传导过程应该说是好事,这说明厂家的利润能够得以保证,生产的意愿在国家严格控制终端产品价格的背景下并不会被完全扼杀,市场的正常供给有望延续。
PPI的走高对CPI的上扬有多大的影响,需要时间去考察,但以提高利息、提高汇率等方式为代表的连续性、高强度的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对企业的生产能力造成的不可忽视的冲击,必须纳入政府慎重考虑的范围,因为在供给不足的条件下,CPI下降难以成为现实。
单从需求面去考虑CPI的高涨已不切实际,如何保护社会商品的供给能力也是重中之重。而政府减税是最好的办法。在抵挡全球经济放缓的浪潮中,发展中国家里泰国已宣布降税,美国更是早已宣布减税,我们期待我国的管理层能有进一步的表示。毕竟,中国政府的税收增长连创新高,财政支出扩大的可能性远高于缩小,而这也是导致通胀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当前情况下,我国财政完全有能力缩减税收,果真如此,通胀压力将大大缩减;企业成本压力减小,社会供给增长,价格下降;居民消费预期提高……减税可谓是市场正在呼吁的一场及时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