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起,我国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1%回调至13%。这对纺织行业是一个利好消息,它缓和了出口企业紧绷的资金链条,释放了国家对纺织业积极关注的信号。但与目前纺织服装业所面临的空前困境相比,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与纺织业所期盼的发展环境相比,多少有些望梅止渴的意味。
企业感叹“雪中送炭”
“非常拥护,雪中送炭。”山东滨州亚光毛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书斌给记者算了一笔增收账:公司毛巾产品90%以上出口,每月出口额约1300万美元。从8月份实施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到年底共5个月时间,大概涉及出口额6500万美元,因政策调整企业可直接增加利润130万美元。
此次国家政策调整,对于饱受汇率、原料、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调之苦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浙江省绍兴县是国内最大的纺织业生产基地。绍兴县雅嘉贸易公司的负责人陆佐杨说:“去年以来,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现在基本上都没利润了,企业就是熬日子。过去一年可以出口4个亿,现在就是一亿多,量小了很多,并且下半年都准备只做一两千万就行。现在退税达到两个点,终于又看到了希望,估计可以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总工程师林厚馀介绍,本次调整范围涵盖了绝大多数纺织品及服装,以出口价值算约95%的产品出口退税率上调,调整范围广泛。这意味着,江苏省上万家纺织、服装企业将直接受益。“假如按今年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增长15%计算,从理论上计算,退税率上调2个百分点将直接增加企业利润27亿美元,以人民币兑美元6.8:1计算,行业利润将增加184亿元人民币。江苏纺织服装企业将节省几十亿元成本。”他说。
据浙江省外经贸测算,以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纺织品、服装出口近200亿美元的规模,以一美元兑6.82元人民币的参考值计算,上调2个百分点相当于浙江省企业可以节省成本26亿元。相比今年以来浙江省出台的出口扶持政策,这2个百分点的“扶持”效应要强得多。
不光纺织企业感到高兴,出口退税率回调对配套产业也算重大利好消息。绍兴县国洪制版的负责人裘国洪说,今年以来,由于出口不景气,像他们这样为纺织印染行业配套的制版业也受到冲击。不光单子比以前少,而且做了单子,欠款却往往很迟才能拿回来。更糟糕的是,由于许多像他这样的企业不景气,大家纷纷开始压价兜售生意,有些甚至亏本做,原来的平衡局面开始打破,出现了恶性竞争。“现在上调两个点,上游企业减轻了压力,我们这些配套的下游企业的日子也会好过起来。”他说。
“一根稻草”难以“起死回生”
在肯定这一利好消息同时,山东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刘新光表示,对于上调这两个点,外商不会让生产企业自己独享,这会成为外商在下订单时的筹码。出口退税率上调只是缓解了出口企业部分资金压力,但并未扭转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营困难的局面。
绍兴县县委书记徐焕明认为,目前一些纺织企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产业层次不高,导致原料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差扩大,直接的结果是企业利润减少,加上融资紧张,从而导致企业的应对能力减弱,影响到企业的调节能力和持续发展。
记者了解到,由于持续资金紧张,一些纺织服装企业已出现资金链断裂。目前,济宁樱花集团、莱芜银河集团均因银行收回贷款,不再提供贷款,而陷入资金链空前紧张、经营非常困难,企业运转受到严重影响。而且,银行缩小贷款规模后,一些市县银行为不减少收入,想方设法把正常贷款变成承兑贷款,增加了企业财务费用。
江苏省最大的纺织企业张家港华芳集团棉业公司总经理钱福仁告诉记者,纺织行业目前面临的困难是整体产能过剩与生产总成本不断攀升造成的生存环境恶化,提高出口退税率带来的利好难以让倒闭的中小企业“起死回生”,
绍兴县一位姓孙的制造商认为,仅仅是上调2个百分点,对企业影响并不大。因为它对利润的贡献或许只有零点几个百分点。他表示,今年以来,企业总体成本已经上升15%到20%。而这些上涨,仅靠出口退税2%的提高,显然是不够的。出口退税率上调对企业来说,只能起到一个短期的作用,人民币升值和成本上涨才是压在企业头上最重的负担。
山东耶莉娅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贾怀俊也承认,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出口退税额的变化。据了解,出口企业在与国外客商签订订单时,一般通过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来锁定一个价格。过去人民币汇率稳定时,一般签半年到一年的大单子,而现在多改为期限只有一个季度甚至几个月的小单子。由于人民币升值变化大,出口企业往往要承担很大汇兑损失。
产业升级是企业根本出路
这次出口退税调整并不能改变纺织业的命运,业内人士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我国纺织业应立足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2%既让企业能喘口气,又保持让企业感到适度的压力,迫使他们提高档次和产品结构升级还贷。”绍兴市经贸委一位负责人一语道破了回调的实质。
林厚馀说,纺织、服装企业要对本次政策所涉及的出口产品的相关合同、报价、出口情况进行梳理,及时调整相关的经营策略。做好相关合同的备案及报关工作。但应对危机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加快结构调整、用高技术改造企业提高附加值、建立现代营销体系、实施品牌战略向高端市场迈进。
徐焕明也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纺织企业真正要走出困境,更应关心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从长远来看,企业还是要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产品结构升级换代等措施来应对国内外严峻的市场形势,求得生存和发展。
艰难的生存环境将加快纺织行业的洗牌进程,企业本身两极分化会更趋明显。一部分企业通过产品开发,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提升竞争力,获得大发展;而另一部分企业则在成本及资金压力下被迫关停。谁能挺过眼前的困境,谁就能走到真正的梅林。业内人士认为,要帮助纺织业实现健康发展,还离不了国家政策的扶持:
一是取消滑准税。刘新光认为,目前国外棉价走高,实行滑准税没有意义。棉花滑准税出台是为平衡国内外棉花差价,而现在国际棉价已高于国内市场。
二是继续对一些升级换代关键设备实行免税政策。亚光公司的刘书斌说,目前纺织产品想打入国际市场,不得不进口国外先进设备。喷气织机与自动落桶机占到棉纺企业进口设备总额的60%以上,但国家从今年开始征收设备总值30%的税。
三是减轻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税赋。纺织行业是一个涉农行业,也是一个民生行业,但当前税赋很重。亚光公司今年上半年交纳税收1亿多元,但利润增幅同比在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