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化肥类上市公司来说,部分化肥出口关税大幅上调至150%的关税新政无疑是继4月份化肥出口加征100%特别关税后的又一次重大政策冲击。有关专家向上海证券报表示,此举意在未雨绸缪,保障国内农业用肥供应,而关税很可能是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中的第一步,如效果不明显则接下来还会有其他后续政策出台。
受上述政策影响,9月1日,以华鲁恒升为代表的化肥股集体暴跌,板块跌幅约5%。其中,华鲁恒升跌停,泸天化、柳化股份、湖北宜化、沧州大化等居跌幅榜前列。
对此,多位行业人士指出,该政策是在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推出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国内化肥出口,保障农业用肥供应。由于去年以来国际化肥价格连续大涨,而国内对氮肥等采取限价政策,导致国内外化肥价差日益拉大,如氮肥价差高达每吨1300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化肥企业出口冲动骤增,令国内供应趋紧。考虑到秋收将至,一些地区还出现农民减少化肥用量甚至不用化肥的现象,这给粮食产量也带来隐患。这些直接促成国家此次调控政策的出台。
兴业证券分析师认为,本次延长化肥产品出口关税至年底,并上调氮肥及合成氨出口关税,属于未雨绸缪之举,旨在防范过剩产能的重新抬头,抑制资源出口,促进市场竞争格局好转。
“这次政策出台后,国家对化肥行业实施调控的意图更加明显,且可能是一整套政策组合拳的序幕。关税调整只是第一步。”化工专家、中国化工网主编刘心田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此次政策效果不明显的话,不排除会有新的后续政策出台。”
他认为,目前化肥给农业造成的影响已经比较大了,如果不采取措施保证国内化肥供应和价格稳定,则农民心态也会受到波动。
另一位行业人士则向本报记者表示,从前面几次关税调整的效果来看,虽然上调关税后出口有所遏制,但企业的成本压力仍无法消解,长此以往对整个化肥行业的发展不利。
“关于化肥的调控其实一直在进行。但由于价格管制,化肥在国内销售基本都是亏本的。”国都证券化肥行业分析师徐文峰告诉本报记者,由于国内能源价格相对便宜,因此化肥出口到国外还是有利可图的,而随着国家相继提高磷矿石、磷肥、氮肥等的出口关税,化肥出口也遭遏制。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企业的确面临很大的压力。
不过,兴业证券分析师指出,此举短期内对化肥企业(主要是净出口的氮肥和磷肥行业)经营业绩有负面影响,长期看对于具备规模、成本和技术优势的氮肥和磷肥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还是具正面作用。由于中国钾肥严重依赖进口,因此本次政策调整对于钾肥行业的经营业绩基本没有影响。
中金公司研究人士则认为,出口关税上调对国内尿素价格冲击不大。氮肥价格受成本支撑,难以大幅下跌,而且尿素需求相对稳定。海通证券同样表示,虽然特别关税的上调将使得国内尿素供应有所增加,但受到成本大幅上升的影响,国内一些小型尿素生产厂被迫停产,从而使得国内尿素市场供应仍然偏紧。预期在特别关税上调后,国内尿素价格仍有望维持在高位。
显然,关税政策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国内化肥供应的量,却无法缓解企业和农民的压力。
在徐文峰看来,比起关税调整及限价,一个更好的方法是对农民进行“直补”,同时让化肥价格理顺,帮助企业脱困。这是让农民得到实惠、感受温暖,同时也是漏洞最小、利于稳定的最好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