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根据中美、中欧纺织品备忘录,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国不再对输美、输欧纺织品实行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管理。近日,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就2009年纺织品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国不再实行输美纺织品出口数量及许可证管理和输欧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管理,亦不实行企业经营资质审核。
商务部表示,当前,受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流动资金紧张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中国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较大困难。特别是进入2008年第三季度,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已显现出对我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中国纺织业遭遇内需减缓、外需下降的双重压力。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减少,2008年前十个月,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同比下降7.7%。二是订单下降,如在第104届广交会上,纺织品成交额比上届下降了31.5%。三是企业效益明显下滑,行业内停产倒闭企业增加,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就业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中小企业减员情况严重。
2005年全球纺织品一体化后,中国政府从大局出发,就纺织品问题分别与欧盟、美国等达成协议,为双方企业创造了稳定和可预见的贸易环境,也为有关国家进行纺织产业调整创造了条件。2008年底,上述双边纺织品协议均如期终止。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国不再实行输美纺织品出口数量及许可证管理和输欧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管理,亦不实行企业经营资质审核。
对于扩大中国与有关国家纺织业合作,商务部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及国内纺织品服装消费市场的需求在拉动中国纺织业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范围内的棉花、家纺、服装产品以及先进的纺织机械提供巨大的市场和广阔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大进口措施以来,中国的纺织品市场日趋开放,并蕴藏无限商机。
首先,中国降低进口关税为各贸易伙伴扩大对华出口创造条件。2008年我国进口平均关税已降至9.8%,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又进一步调低了棉花的进口关税。显而易见,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纺织品生产国和拥有13亿人口的纺织品消费国为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纺织企业扩大对华出口提供了更多机遇。
其次,中国国内纺织业发展带动棉花、羊毛、化纤原料、纺织纱线的进口。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进口棉花34.9亿美元,进口羊毛17.0亿美元,进口纺织用合成纤维7.5亿美元,进口合成纤维纱线15.7亿美元。
最后,中国内需增长为进口服装提供广阔市场。随着中国国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服装消费市场的扩大,中国民众对进口服装的需求不断增长。2007年和2008年1-11月,中国进口服装分别为19.7亿美元和20.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7%和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