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税改革后,养路费等收费被取消,但重庆市仍按车辆统一收取城市路桥费,每车每年至少收2300元,车主不交就不予机动车年审。城市路桥费凭什么收?又流向何处?这些问题日益受到质疑。一些重庆车友组成联盟,搜集全国数十个城市的路桥收费标准,得出“重庆路桥费全国最贵”的结论,并将之贴在车屁股上以示抗议。(《京华时报》7月21日)
城市路桥费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燃油税改革之前,一些城市就长期在养路费之外向车主另收路桥费,既收养路费又收路桥费,涉嫌重复收费;燃油税改革之时,只说取消养路费等收费,没说城市路桥费取消与否,有些城市自然照收不误,既收税又收费,仍涉嫌重复收费。于是,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成了燃油税改革没有解决的一个“烂尾”。
这个“烂尾”对于本地车主而言叫城市路桥费,对于外地车主而言则叫“进城费”,但凡向本地车辆收取路费桥的城市,一般都会向外地车辆收取进城费。于是,上海的进城费30元一次,杭州的进城费25元一次,你收我的钱,我收你的钱,一报还一报。两地车主抱怨不断,两地政府部门兴高采烈,并一再宣称长三角一体化首先在于“交通一体化”!
客观而言,燃油税改革留下“烂尾”并不奇怪,这项改革阻力重重,各方利益难以协调,最后只好拿车主的利益来填平分歧。当然,笔者所言“烂尾”还有另一层更重要的意思:燃油税改革之前,车主所缴养路费归地方政府所有和支配,燃油税改革取消养路费,地方政府自是很不情愿,转而希望燃油税从下游零售环节征收,成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种。不少专家学者也予以赞同,并希望燃油税收地方拿大头,中央拿小头,以鼓励地方尽快、尽可能地减少路桥收费。但这个希望最终落空,由于燃油税属于消费税(而非资源税),所以全部划归中央。可以想见,丢掉了养路费这块肥肉之后,一些城市怎肯再舍弃路桥费?其修路、修桥的积极性焉能不受影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模式何时才能改变?中国的收费公路里程何时才能变短?这些问题,才是燃油税改革留下的最让人头痛的“烂尾”。
燃油税改革早已结束,“烂尾”业已留下,基于现实,笔者认为,一方面,中央应加大燃油税收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防止跑冒滴漏;另一方面,对各地的城市路桥费予以清理,该取消的取消,尤其是那个画地为牢、具有浓厚排外色彩的“进城费”。同时对路桥费的流向予以审计清查,以信息公开的诚意取信于车主。“烂尾”问题确实不好解决,但“烂尾”里掩埋着广大车主的利益,总不能任其一直“烂”下去。(晏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