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财政收入从5月份开始出现转折,6月实现了较高的正增长,但全国财政系统的官员们仍然很难乐观起来。
上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财政年中工作会上,地方财政系统官员大多表示,财政收入的回暖,并不是缘于几大主要税种的回升,主要还是依赖于非税收入的大幅增长。非税收入成为各个省市上半年挽救财政跌势的救命稻草。
和往年相比,财政部显然对今年这次年中工作会寄予格外关注。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以及几位副部长悉数到会,地方省市财政厅局长无一缺席,会议也确定在北京召开。往年,财政年中工作会大多在外省召开。
财政官员们担心,由于非税收入存在不可持续性和不稳定性,今年下半年的财政收入能否实现年初目标,“心里依然没底”。
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同比下降2.4%,下半年财政收入增速需要达到20%,才能完成全年8%的收入目标。
为此,财政部盯上了仍然没有完全纳入预算但规模庞大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此外,财政部还要求政府部门进一步“勒紧腰带过日子”。
到三季度末,如果上述政策仍然无法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将会考虑增发国债的可能性。
完成收入心里没底
会上,地方省市财政厅局长的汇报是重头戏。在对上半年财政收入的总结上,地方省市普遍反映,财政收入从5月份开始出现转折,6月实现了很高的正增长,但这主要依赖于非税收入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税的调整。
5月,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收入达到860亿,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倍,使当月财政收入告别连续数月的负增长,首次“转正”。6月,非税收入完成1383.91亿元,创造了非税收入单月最高纪录。6月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的1123.65亿中,非税收入提供了一半的贡献。
对于这样的增长结构,地方财政厅局长们表示出了担心。他们表示,非税收入毕竟不是稳定的可持续的收入。
记者采访发现,非税收入高增长中,地方政府土地收入以及探矿权采矿权收入贡献最大。
而更关键的是,财税部门强力将非税收入纳入了国库。今年初,财政部出台了关于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将非税收入全部纳入国库。而地方政府是否愿意把地方自己的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目前还没有更有利的监管举措,这就会导致非税收入增长的不稳定。
此外,对于6月非税收入的高速增长,财政部的解释是,清理补缴去年欠缴的收入等增加了一些一次性收入。这部分收入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由此,对于下半年财政收入能否完成预算,财政官员们都非常担心。一些地方财政官员表示,“往年财政收入增长主要靠税收,可今年税收情况还不明朗,尤其几个主要税种还没显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
一位学者说,如果不考虑加强征管等人为因素,今年财政收入完成预算目标难度很大。
所以,在这次全国财政工作座谈会上,财政部强调要摸清非税收入规模,使其更多纳入预算,变成可用财力。目前,地方政府拥有庞大的土地转让收入,但大部分仍然不在一般预算中,无法成为财政真正可以调配的收入。
除了加强非税收入监管,增收的另一个途径是加强税收征管。国家税务总局5月下发文件,要求各地税务机关对包括个税、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在内的主要税种加强征管,堵漏增收。
而国家税务总局对百家大型企业的税收稽查也正在进行中,其目标是借此实现300亿的税收增加。
另外,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还发布文件,要求各地税务机关严控外资通过转移定价避税。
不过,在会上也有一些地区的财政官员反映,由于担心冲击企业经营行为,对一些领域的企业,在征税时比较宽松。
“现在企业形势不太好,如果加强征管或者应收尽收的话,企业压力增大,甚至经营都可能无法持续。”一位东南沿海省财政厅长说,虽然该省由于外向型经济,税收收入下降比较大,但为了保持众多中小私企的持续经营,他们不得不宽松对待征税的问题。
尽管有一系列增收的举措,但几大税种下半年的走势,才是决定全年财政收入能否完成预算的根本。
从几个主体税种的增减变化看,上半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两大税种依然负增长,这让财税部门最为苦恼。上半年,除了营业税、国内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三个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以及关税、车辆购置税、证券交易印花税都有大幅下降,至少目前,依然看不到明显回暖的迹象。
对于下半年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会上总结说,目前小费、小税的增速很快,但大多税种和收费还不见明显好转。
另外,地产行业能否持续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也关系财政收入的增减。
最后,下半年财政政策服务于结构调整,可能也会影响到财政的增收。
勒紧腰带过日子
增收之外,缩减支出是会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不论哪个部长讲话,都多次提到缩减开支。”一位参会人士说。
财政部希望,各地通过缩减政府部门行政开支,能够把今年财政支出控制在预算目标内,或者小于原计划的23%的涨幅。
“因为如果财政支出增幅能小于23%的话,即便收入完不成预算,我们也很有可能不需要增发国债,不需要扩大赤字。”一位参会者说。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王志浩在最新一期报告中提到,财政部门可能要通过缩减行政支出,使今年的支出增幅控制在22%之内。而且他认为,三季度可能财政部门要定夺今年是否要扩大赤字这个问题。
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33976.1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32.05亿元,下降2.4%。而上半年全国财政支出则比去年同期增加6020.54亿元,增长26.3%。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表示,年初安排的预算支出是根据当年的预算收入制定的,是现收现付制,如果当年财政收入不好,会直接影响当年度支出的安排。
眼下,由于经济回暖的基础仍不稳固,发改委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四万亿刺激计划不会减小力度,仍然会按照原计划逐步推进,这意味着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不会缩减。一旦财政收入完不成年初增长8%的预算,下半年增发国债的可能性就会提上日程。
一旦增发,年初确定的9500亿赤字规模,就很可能超过一万亿,突破GDP占比3%的国际警戒线。
年度中间增发国债,中国已有先例。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曾从1998年起连续三年获全国人大批准,在下半年调整预算增发国债,最多一次增发了1000亿元。2000年,在上半年经济出现好转迹象后,还曾增发国债500亿元,以巩固重大转机。
不过,在此次会议上,财政部并未提及增发国债,扩大赤字的议题。“可能担心一旦提起,地方会展开新一轮争取国债资金的风潮。”一位参会人士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