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的人士说:“肖捷是个顾全大局的人。”
肖是国家税务总局成立以来的第五任局长,他的前四任局长除第一任以外,后三位后来均成为中国的财政部部长。国家税务总局在政府架构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熟悉税务系统的官员说,这几年来,税务总局实际上有点甘于扮演“收钱工具”的角色。“今年总局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中央的财税政策。”
“应收尽收”保增长
过惯了好日子的中国各地税务部门正处于巨大压力中,自1993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国税总局头一次将税收增收任务层层分解至各个省区市。
早在6月初,有国家税务总局官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国税总局下达了全国必保完成1000亿的稽查任务。”这是国家税务总局为稳定税收收入水平,而采取的一系列对策中的一部分。
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年初的一号文件强调了本年度的税收工作重点,前三点分别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各项税收调控工作”以及“大力组织税收收入,确保税收收入持续增长”。“组织税收”,成为税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此番加强税收征管,是因为财政收入大幅滑坡,离2009年年初的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在国家税务总局今年4月下发的检查通知中,要求“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以“确保2009年税收收入增长预期目标的实现”。
而这1000亿的任务意味着,税务稽查部门的工作量要比2008年至少多出一倍。2008年,中国税务稽查机关共查补收入513.6亿元。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较往年的税务稽查,此次税务稽查涉及面更广,力度更大,其核心原则是确保税收收入保持增长。5月,在国税总局西南地区稽查工作会议上,一位会议代表说:“在今年经济增长减缓、金融危机仍未见底、财政收入减收的形势下,总局提出稽查工作考核目标,对完成税收任务、确保税收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5月,大连税务局王安栋副局长说,“查补额必须达到当年申报入库额的1.5%。因此,我们也必须从目前的1.1%,再提高0.4%,这个压力是相当大的。”
北京税务专家郭伟指出,无论在任何国家,要真正做到对税款的“应收尽收”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征税要看成本,芝麻大点儿的税,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把它收上来,若不是出于政治和警示国民的目的,这样做是大可不必的,也是不划算的。”
关键性税制改革延后
部分税务专家对此番“税务稽查”持有异议,认为在国内经济持续不景气的环境下,这样的指标将加大纳税人税务负担。
但是经济学家指出,加强税收征管合法合理,本来无可厚非,只是在经济艰难爬坡之际,此举无疑令企业感到税负沉重。
此前,按照财政部税政司说法,2009年是增值税转型全面推广的第一年。全国结构性减税总额将达5500亿。政府机构希望能通过采取减免税、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方式,有效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但郭伟指出,今年的减税措施的实际减税额度,要低于财政部预计的减税值。以增值税为例,在今年产能过剩、外需不足的情况下,企业不会扩大设备投资。“增值税转型不会给企业带来多少减税收益。”
2009年,税务总局全员抓“增收”导致的后果就是,多项关键性的税制改革延后。比如,政府称要推进资源税的改革,即扩大资源税的范围、提高资源税税负。业界普遍认为,此项改革,既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可带来财政收入增加。
但这项较为简单的税收改革,相关部门早在2006年就已经准备好了方案,但到今日仍未能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