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刮起的低碳风潮还未平复,环境税又在两会之后走来。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在两会期间向媒体透露,财政部、税务总局、环保部已经紧锣密鼓地将环境税问题列入议事日程,未来环境税将整合目前的大部分的污染收费和惩罚,对“两高一支”企业统一征收环境税收。
随着官方的密集表态,环境税问题持续升温,成为中国民众关注的焦点。这对家居建材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国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是否意味着行业也要负起更重的技术改革和更新换代的压力?征收环境税会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环境税是否雪上加霜?
据了解,早在十年前,中国学界就已经开始了关于环境税的讨论,今年两会期间,环境税终于被正式提上了议程,同时也引来一场争议。
现阶段是否已经到了征收环境税的最好时机?环境税对企业来说是否雪上加霜?
低碳风潮刚刚刮过,环境税又接踵而来,无论是舆论还是政策,对那些生产会造成污染的企业来说都会带来一定压力。
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解释,环境税是“新桃换旧符”,是“对过去环境各项税费的规范,并不会加重企业负担。环境税出来后,会对其他各项环境税费进行减免”。但随着环境税进入立法程序,它带给企业的就不再只是收费和税制上的变革,而是一个产业结构改革加速的重要信号。
对“两高”行业来说,环境税开征必然会带来一定影响。如建陶业,近年来,国家对能耗、排污等方面的硬性限制逐渐收紧,外围经济的不乐观,给不少中小陶瓷厂带来极大的经营压力。现阶段,环境税开征或许只是整合过往的排污收费,但随着环境赋税的透明化、平衡化和条理化,必将形成产业优化和升级的大环境,某些在中小陶瓷作坊集中区域被掩盖的擦边球和阳奉阴违,也都将暴露在这轮改革的大潮下。
绿色信贷+环境税产业结构调整亮起红灯
这次环境税提上议程再次提醒业界,一些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更是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候。环保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度,造纸、纺织等8个行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3%和73%,电力热力、非金属矿物制品等6个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9%和93%。
这次两会上,环保部还提出利用金融手段加大环保联合查处力度。在绿色信贷方面,潘岳表示,“我们已经向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了4万多条环保信息,向商业银行提供了1万多条污染企业信息供参考”。
如果说环境税是对目前的环境相关收费的整合,那“绿色信贷”就是将环保调控手段通过金融杠杆来具体实现。通过在金融信贷领域建立环境准入门槛,对限制和淘汰类新建项目,不得提供信贷支持;对于淘汰类项目,应停止各类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从源头上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经济命脉,有效地切断严重违法者的资金链条,遏制其投资冲动,解决环境问题,也通过信贷发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据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底,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建材、石油加工及炼焦、电力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放中长期贷款1.7万亿元,同比少增525亿元,对于不能符合节能减排标准的企业将实施严控信贷等经济措施,遏制高耗能行业的增长,涉及的行业当中就有各种高耗能的建材行业。
环境税加上绿色信贷,政策收紧告诉企业和投资者,国家政策正在力推产业改革和更新换代,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进入高速推进阶段。
变压力为动力家居界积极响应绿色新政
对不生产基材的家居企业来说,开征环境税不一定会增加其实际的经济负担,但从整个业界环境来看,环保政策变化促使企业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对弱小企业来说自然又是另一种压力。
早在前段时间的低碳讨论中,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一个问题,低碳家居要持续推广,其对企业实力和生产成本的要求比以往要高,低碳家居推广到最后,会否最终变成大企业的专利。
如今的环境税问题也是一样,它不见得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什么直接的影响,但它带起的一连串反应和趋势,迫使企业做出改变,如果不能适应和跟上大环境的变化,最终只能被淘汰。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不是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一些家具、柜业公司同样开始推行自己企业的“绿色新政”。其内容大多是改革生产或运营过程中的细节,做到物尽其用、节能减排,身体力行地改变员工习惯和工作环境。例如邦元家居,就是通过利用废弃木材改进货物包装或扫描文件代替纸张复印等工作习惯的改变,倡导一种更绿色更环保的生产环境和气氛。
这些企业老总们表示,这种政策压力是暂时,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是会带来裨益,家居企业要做的是变压力为动力,从最基本的做工入手,即使不是什么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希望能为企业、为行业带来帮助和启发。至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的浪潮,老总们并不讳言,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家居建材行业的产业结构已经得到一定的优化和升级,将来在国家大背景的推进下,这场改革又将迎来另一次高潮。
|